目录结构简化
附件路径不再使用相对路径
./assets/${filename}/xxxx
直接迁移至一级目录assets,顺应简单第一原则。
另外摘录一下记笔记原则:
国外有作者将卡片盒笔记的使用原则总结得非常系统,翻译如下:
- 原子性原则:这个词是 由 Christian Tietze 创造的,一个笔记只表述一个内容,这样笔记连接起来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 自主原则:每个笔记都应该是独立的,自成一体,包含完整含义,这使得笔记可以独立于相邻位置的卡片进行移动、延伸、分离和串联,就算脱离原始上下文,依然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 始终记得链接你的笔记:无论何时添加笔记,请确保将其与内容相关的笔记链接,避免断连,正如卢曼本人所说:“每一个笔记都是引用和反向引用系统网络中的一个元素,笔记的质量就是取决于这个网络,没有被链接起来的笔记,将被 Zettelkasten 遗忘。
- 解释你为什么要链接笔记:每当你通过链接连接两个笔记时,一定要简要解释你为什么要链接它们。否则,多年后当你重新查看笔记时,你可能忘记连接它们的原因。
- 用你自己的话:不要复制和粘贴 。如果你遇到一个有趣的想法并想将其添加到你的 Zettelkasten 中,你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该想法,确保多年后你还能理解。不要把你的 Zettelkasten 变成一堆复制粘贴的信息。
- 保留参考文献:始终在笔记中添加参考文献,以便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从哪里获得的 。这可以防止抄袭,并使你以后可以轻松地重新访问原始来源。
- 将你自己的想法添加到 Zettelkasten: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请将它们作为笔记添加到 Zettelkasten,同时牢记原子性、自主性和链接需求的原则。
- 不要担心笔记结构:不要担心将笔记放在整齐的文件夹中,或者按照先入为主的类别进行归类。正如施密特所说,在 Zettelkasten 这张笔记网中,每一个卡片都没有特权地位,也没有顶部也没有底部,让组织有机地发展。
- 添加关联笔记:当你注意到看似随机的笔记之间的内在关联时,请创建关联笔记,该笔记的目的是将其它笔记链接在一起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 添加大纲笔记:随着想法开始合并为主题,创建大纲笔记。大纲笔记是只包含一系列指向其他笔记的链接的笔记,将其他笔记按特定顺序排列以创建故事、叙述或论点。(主题索引)
- 从不删除:不要删除旧笔记,相反,链接到一条新的笔记去解释旧笔记有什么问题。这样,你的 Zettelkasten 将反映你的思维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这将防止 事后偏见。此外,如果你不删除,你可能会重新审视那些可能最终证明是正确的旧想法。
- 大胆添加笔记:你的 Zettelkasten 中永远不会被信息塞满,而且,你将添加那些不会立即使用的笔记。就算添加更多笔记也不会破坏你的 Zettelkasten ,或干扰其正常运行。要知道,卢曼在他的 Zettelkasten 中有 90,000 条笔记!
source: 杨奇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