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入手了一台红米 K40S(设备代号 munch)。蹲了很久了,终于等到 88 购物节一波降价,在某东 1999 拿下顶配版 K40S.

为什么换机

上一台 MI6 已经用了 4 年有余(购买于 2017 年 12 月 2 日),早在两三年前就裸奔了,能挺这么久其实也不容易。历来有换机的想法,只是迟迟等不到心仪的机型。这两年旗舰机价格水涨船高,真的很难选出一款值那个价的手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上个月老婆手机突然坏了,送修说是 CPU 坏了。真的很无语,能把 CPU 用坏的场景应该不算多见,说到底还是品控的问题(一加 8T 出来挨打)。不幸的是手机已经过了保修期,售后只提供换主板的服务,而价格为 2450 元(包含 50 元维修费)。淦,这手机买来才 3699. 几经商量之下,决定先买个手机给老婆用着。

为什么是红米 K40S

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不是很景气,加上那一众旗舰机卖的那么贵,且没有吸引我的亮点。所以转而寻求性价比机型,围观几日之后最终确定购买红米系列。很多人可能觉得红米还是低端品牌,但现在的红米在手机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当年的旗舰,现在的旗舰都是性能过剩,在堆硬件。

换机之后的痛点

之前的 MI6 刷了 Lineage OS 一直用的相安无事,只是偶尔会出现应用无法联网的情况,重启后可解决,但也过于恼人了1,这也算我换机的一个诱因吧。而现在从干净的原生 android 换成 MIUI13 时,有了许多不适应。

没错,我承认 MIUI 是一款出色的手机系统,它提供了很多原生 android 所不具备的功能,有些为国人量身定制,有些弥补了通用 android 久久欠缺的功能(新增的隐私保护功能着实亮眼)。但不可否认,它有些臃肿,而且,充斥着广告。各种集成在系统中的广告让人不胜其烦,而且各个广告的关闭入口分散在不同的设置角落,仿佛就是开发人员有意刁难,当然,我深知这不是开发人员的本意(该死的产品!)。

但以上都不是我最痛的痛点。我的痛点是它没 root,我无法使用钛备份还原我的应用数据,那可是我这么些年积累下来的宝藏,是我丝滑换机的保障。

为红米 K40S 刷入 Magisk

在国内论坛没有搜到适用于 munch 的 twrp,但在 XDA 上找到了一个可以用的 recovery. 猛击 此处 获取。刷机步骤可参考之前的文章Android 刷机的一般步骤

下载好之后可以使用临时 boot 的方式使用这个第三方 recovery,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覆盖官方 rec,方便接收后续 OTA 更新。使用

fastboot boot twrp.img

以临时从 twrp.img 进行 boot. 启动之后会进入 twrp,此时可以刷如 Magisk 包。在某次更新之后,作者去掉了之前的 zip 包,直接adb sideload magisk.apk即可刷入。刷如之后,再adb install magisk.apk安装 Magisk Manager App,然后重启就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MIUI 应用商店里自带了一个 Google Play Store,直接安装完那个就可以使用 google 服务了。应该是 MIUI 保留了 google 套件,因此不用额外刷入。

至此,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丝滑的使用姿势

MIUI 自带的系统桌面用了几天,某次偶然发现,负一屏的小部件刷新十分费流量。我用的是 22 卡,一个月只有 4G 流量,遂禁用之,改用习惯的 Nova launcher. 但 MIUI 中上划打开全局搜索的功能,还蛮想要的。所幸 Nova launcher 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手势,有两种方案实现这个功能:

  1. Nova launcher 自带的手势中,可以自定义要打开的活动或者应用,里面有全局搜索,配置上即可;
  2. 配合 Anywhere 自定义快捷卡片,Nova launcher 中的活动可以绑定 Anywhere 中创建的所有卡片2,当然包括打开全局所搜的卡片。

值得注意的是,全局手势竟然支持系统桌面,我换个桌面 APP,全屏手势竟然就不让用了。不知道是技术问题还是 MIUI 有意为之,隔壁 H2OS 都是在系统层面上支持的。总之,调教之后还是用着比较舒服的,等哪天再发现痛点兴许会刷别的 ROM 吧,也正好给第三方 ROM 开发者一些时间~

欢迎给位看官交流 android 使用心得!这次写的简陋了些,本来想录几个屏,贴几张图,但是手机和电脑传输稍微麻烦了点,偷个懒吧 orz


  1. 试想你正前往火车站检票,人家让你亮健康码,但此时你的支付宝连不上网,是的,其他软件可以,就是支付宝不行。 ↩︎

  2. 这就牛逼大发了,你可以上划某个应用图标打开任意活动;屏幕双指下划打开微信与指定联系人聊天;屏幕 pinch-in 打开健康码等等。 ↩︎